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15.02.2015  13:16
 

  自2014年“全面改薄”项目实施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 “全面改薄”工作的会议精神,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力推进了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统筹协调。建立了自治区级部门沟通协商机制,成立了由教育、发改、财政组成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宁夏“全面改薄”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了由自治区教育牵头,编办、发展改、财政、人社、审计等部门厅际联系协调工作组,负责“全面改薄”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建立了项目统筹机制,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补助资金等中央资金和自治区各项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统筹规划使用。同时,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薄改”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农村教师培养补充和培训机制、优化教师均衡配置、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善教师待遇等措施,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立了分类推进机制,将所有县(市、区)纳入“全面改薄”实施范围,分三个层次有序推进:第一层次为11个县,包括7个集中连片特困县、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3个含中部干旱带乡镇的县;第二层次为8个有生态移民安置任务且2014年前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县;第三层次为3个2014年前已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县。中央和自治区资金重点支持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项目县,自治区资金对第三层次的项目县给予适当补助。

  完善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工作。按照“补足短板、兜住底线、一校一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标准意识,严格按照《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等有关规定执行。“全面改薄”资金需求由中央、自治区和市县(区)三级共同承担,中央、自治区资金由自治区统筹安排,既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又兼顾支持积极努力地区。2014年自治区统筹安排“全面改薄”资金13.8亿元,其中统筹中央专项资金8.9亿元,自治区配套安排4.9亿元,市县安排1.2亿元,实际“改薄”资金达到15亿元。严格实施项目管理制,制定出台了“全面改薄”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督导评估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招标采购、信息公示、绩效评价等方面监督,并主动向各级人大、政协汇报工程实施进度,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监督,实现了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加快标准化建设,推动均衡发展。按照教育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部署,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宁政办发〔2011〕112号),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区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现上述工作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抓好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是关键。为此,从2013年起,我区实施农村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和供暖设施改造项目,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民生项目,2013-2014年安排资金3.52亿元,对全区249所农村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实施改造,对399所农村中小学90万平方米的供暖设施进行改造 ,2015年还将继续对60万平方米的供暖设施进行改造,年底前农村学校火炉供暖方式将成为历史,体育运动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同时,从2015年起到2016年,我区还将组织实施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对全区确需保留的农村教学点进行改造,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此列为2015年民生项目,确保两年内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条件达到基本标准,设施设备满足基本教学需要、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目标。建立和完善向薄弱学校倾斜的投入机制,资金投入原则上向当年规划并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的县(市、区)倾斜,实现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舍、生活设施、仪器设备、信息化设备和图书全面达标,可较大幅度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进一步缩小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