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区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红寺堡区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老年人保障水平。为全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免费挂号等9项优惠政策;将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全部纳入高龄津贴范围;对生活不能自理,且残疾标准达到一级、二级的老年人发放重度残疾津贴,并免交医疗和养老保险;优先把3200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纳入了城乡低保保障范畴;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提高至110元,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达1万多人,极大地提高了城乡老年人生活水平。
二是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服务机构管理服务水平。建成农村幸福院16个,惠及城乡老人5000余人;投资2700万先后建成了菊花台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和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30余人;同时,大力规范服务流程和工作程序,提升服务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进一步促进我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今年分别建成红寺堡第二敬老院、红寺堡综合福利服务中心、创业社区和振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及20个农村幸福院。
三是拓展老年医疗保健服务,切实关爱老年人健康。启动实施城乡居民普惠性健康体检工作,为连续三年参加医保的50周岁以上居民免费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让广大老年人及时了解自己健康状况,做到有病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在城镇社区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免费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社区康复等服务,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老年人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四是不断提升文化体育服务工作,确保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通过建立活动中心,在村(社区)文化站安装乒乓球桌、麻将等活动器材,在人员密集的小区、公园、道路安装健身路径,以及开辟荒地,安排老年人定期进行劳动耕作等方式,鼓励老年人积极锻炼身体。依托村(社区)文化站、文化大院,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