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平凡事 真真切切亲民情
——市局指挥中心深入开展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活动
【编者按】110报警服务台是公安机关的第一窗口,它承载着无限的群众期待和社会责任,110报警台服务接警员的服务态度也成为考量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满意度的一把标尺。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活动中,市局指挥中心提出“服务我最优、作风我最好、形象我最佳”,狠抓“一坚持四规范”的落实,即坚持服务第一,规范接处警流程、规范业务培训、规范绩效考核、规范警情回访,已连续3年实现无群众有效投诉,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110是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站和连心桥,不断诠释真真切切亲民情。
再心烦也别忘记微笑
110报警服务台接警员王妍已是第3次接到同一报警人的电话,距第一次报警相隔10分钟。这是一起交通事故,适逢下班高峰期,处理事故的民警已是忙得不可开交。“你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能行不?不行把警察那身皮脱了,别干了”“你们是骑蜗牛来的吗?爬也爬过来了!”……面对报警人口不择言、连珠炮似地发问,王妍依然语气平和地说:“您别着急,这会儿是下班高峰期,民警正往现场赶,请您再耐心等待一下好吗?”
据了解,接警员一个班下来,接到上百个电话,面对群众指责甚至无端谩骂,如何应对?指挥中心不仅规定接警员在接处警中始终语言文明、服务热情、态度和蔼外,还在每个接警席位的电脑显示屏上贴上“再心烦,也不要忘记微笑”、“再着急,也要注意语气”、“再委屈,也须保持形象”等温馨提示。
善调解贴心化解纠纷
5月1日凌晨2时,一女子报警:朋友醉酒乘车期间呕吐,因赔偿问题与出租车司机发生争执。值班民警徐继勇没有把这起纠纷转给基层处警单位,而是耐心细致地做起了调解工作。经调解,双方表示“民警的话让他们感到舒心又顺心”,可自行和解。
据悉,指挥中心在开展服务型窗口单位创建活动中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广大接警员立足本职岗位,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类警情的调解化解工作,一次性解决问题,提升处警效率,让群众等待少、跑路少,满意多;让基层一线民警出警少、压力轻。
事虽小常做就不平凡
4月7日,值班接警员刘佳接到一名男子的求助电话:驾车沿京藏高速公路行驶至黄河大桥路段时,怀孕9个多月的妻子羊水突然破裂,请求帮助。
接到报警后,刘佳凭着娴熟的工作经验当起了向导,一边在电话中指引报警人看指示路牌行车,同时,指令110巡防车到高速公路出口处等候。巡防车到来后在前面引路,同时刘佳指引报警人到最近的附属医院就医,并联系院方,做好准备接诊病人。最终在刘佳的指引和快速指令下,报警人的妻子得以顺利生产。
当天,刘佳又接到一起报警:对方称要自杀,因赌博输光了给父亲治病的钱,但其不愿透漏其所处位置。刘佳不断劝导报警人,安慰他困难总是有办法解决的。经40多分钟的细心引导,刘佳取得了对方的信任,并根据报警人的描述,立刻指令处警民警赶到现场找到报警人,一场危机得以化解。
110指挥中心服务型窗口建设永远在路上,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把点点滴滴的小事做好,始终认真的处理每一起报警电话,设身处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求,将小小的接警台当成公安机关亲民爱民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