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新红村的蜕变:共建美丽乡村 奏响幸福旋律
“这些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的环境也好多了。”春节将至,2月11日,记者来到灵武市白土岗乡新红村,看到宽阔的街道、整齐的民居,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们的幸福溢于言表。农村生活环境好不好,农民最有发言权。说起灵武美丽乡村建设,65岁的黎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就拿改厕来说,改厕以前,家家户户都是露天厕所,苍蝇乱飞、气味难闻。改厕后,都用上了和城里一样的卫生间,既方便又卫生。”灵武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更让农民感受到了新农村的幸福生活。
2014年,灵武市积极整合资金,打破限制,集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5.92亿元。通过设立幸福村庄示范点,如今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村容村貌实现了大变样。
随着农村生活环境的巨变,农民的生活观念也在悄然改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灵武市白土岗乡将农村改厕作为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控制传染病流行、造福广大农民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促进改厕工作有序进行。目前,新红村已完成改厕109户,完成率达95%,受益人口500余人。
吴伏军是新红村的一名保洁员,自实施农村改厕以来,白土岗乡加强村容队伍和乡村卫生保洁制度建设,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建立村级卫生管理站和村庄保洁员队伍,目前已经形成完善的村级卫生管理体系。享受到新环境新变化的吴伏军,在幸福庄点建设中工作起来更有劲了。
宽敞的环村水泥公路、规划整齐的农家小院、青砖灰顶的围墙……从旧居到新家的变迁,如今的新红村已蜕变成全新的美丽乡村。
在灵武美丽乡村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郝家桥镇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据了解,在2014年幸福村庄打造中,郝家桥镇结合自治区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总体要求,对西渠、胡家堡等村实施以拆迁改造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安置区建设。在已竣工的安置区现场记者了解到,作为幸福村庄工程重点打造的农民新居示范点,郝家桥镇中心庄点规划用地65.57亩,总建筑面积达58375平方米,可安置西渠村、胡家堡2个行政村8个队的村民480余户。
据了解,灵武幸福乡村建设点主要以加强“房、水、路、电、讯”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文、教、医、保、服”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积极整合各类涉农建设资金,优先安排用于幸福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对村庄的规划,提高防震安全水平,保持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
“2015年将继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新修改造农村公路113公里,改造卫生厕所4000座,整治旧庄点2个,建成美丽村庄4个。”灵武市市长陈淑慧告诉记者,随着电网改造、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义务教育发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的共同实施,灵武幸福村庄将会更加和谐,农民幸福指数将会不断提高。(记者 白雨濛)
来源: 银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