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人海国宝阔步逐梦奔小康

25.10.2016  05:33

  10月10日一大早,60岁的海国宝开着电动“小汽车”,义务检查着全村的环境卫生。

  “总书记这么关心我们,作为一名党员,我有义务让村民们生活的环境更好。”家住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村民海国宝一边说着话,一边把记者让进了自家宽敞明亮的屋内。

  “儿子、儿媳都出去打工了,得让他们多挣钱,带头在全村致富奔小康,早点实现总书记的心愿。”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灶房揭开锅盖看温饱,摸着炕头问冷暖的细节让老海十分激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原隆村考察时,“祝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祝宁夏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早日实现”的祝福,时刻温暖和激励着原隆村全体村民。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海国宝特意回到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再次感受移民前后生活发生的变化。

  “才搬过来4年,现在回去都有点不习惯了。老家那里一下雨还是到处泥泞,哪像原隆村到处都是柏油路。”3个月前,为了增加收入,海国宝的儿媳妇也出去打工了。“如今全家一年收入能超过5万元”,海国宝乐呵呵地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自家收入账。而在过去,再怎么忙活一年,也只有1万多元。

  2014年从隆德县大庄乡移民而来的杨调瑞、王娟子,原在原隆村昌盛公司光伏农业产业示范园打工,一年挣1万多元。打工过程中,经公司技术人员的培训,俩人掌握了香菇栽培技术,今年7月份各自承包了一座温棚,当起了“小老板”。

  “虽然比打工辛苦点、操心多、风险大,但收入多多了,才3个月纯收入就达2万元。”杨调瑞告诉记者。像杨调瑞、王娟子一样,原隆村的妇女们也正在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力军。

  “昌盛日电公司光伏农业产业示范园每天有200多妇女打工,农忙时会达到500人左右,人均每天劳务收入70元以上。”昌盛公司招商经理赵永亮指着示范园区旁边的一片地告诉记者,“我们又平整了840多亩地,准备再建300栋太阳能温棚,还可以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赵永亮介绍,未来这里将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园区,不仅发展农业,还会发展加工业、观光旅游业,带动周边产业共同发展,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更多机会。

  “总书记来到咱们原隆村,原隆村人更有盼头了!”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对原隆村的殷殷关切,村委会主任马志祥依然激动万分。

  原隆村去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比全镇平均水平低4000余元,马志祥倍感压力。“原隆村脱贫致富主要依靠‘铁秆庄稼’,全村4000多名劳动力,有3000多人在打工。”为此,村上专门成立了一个劳务派遣公司,为外出打工的村民们提供培训等各种服务,“我们还想建一个养殖园区,让那些不能外出打工的老弱病残村民通过养殖业增加收入。

  有了逐梦的激情与力量,原隆村在脱贫奔小康的大道上,大步向前。(记者 张九阳 魏邦荣 吴宏林)

 

  来源: 宁夏日报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