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不一样的年味儿

05.02.2016  11:37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大家为置办年货、筹备春节美酒佳肴等忙得不亦乐乎。如今,市民迎接新春的方式也变得多彩多样。2月4日,记者走进各个社区,针对过年方式的话题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老人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方式,从除夕晚上开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互道祝福,但也有市民选择外出旅游、探亲等方式欢度春节。

  【传统型】在家团聚最幸福

  “从2月4号开始孩子们就陆续回家了,我们也要赶紧准备着。”早在1月底,家住西夏小区的林芬月老人就和老伴张罗起春节的事,老伴天天出门买年货,林芬月在家酱肉、炸油饼、炸丸子、做腊肠和腊肉。

  林芬月今年68岁,上世纪60年代就随着父母来到了宁夏,随后结婚生子定居银川,现在两个儿子分别在南京和上海安了家,一个女儿在兴庆区居住,“再忙也值啊,除夕晚上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是最幸福的事了”林芬月说,虽然这些年孩子们离家远,但是按照惯例,他们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团圆。

  林芬月向记者介绍,家里过的是传统年,菜肴方面,除了鸡鸭鱼肉等家常菜外,年糕和带硬币的饺子也是必不可少的,寓意着“年年高升”和“财源滚滚”。吃完年夜饭后,全家会坐在一起看春节晚会,聊天解闷。等到零点,外面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大家才准备睡觉。第二天一早,亲戚和邻里之间挨家串门拜年,街巷从头到尾传来一片“恭喜声”。

  【潇洒型】全家旅游更圆满

  相比林奶奶,在一家私企工作的张靖贤也在忙着过年,但他并不是办年货,而是忙着找酒店,查旅游攻略。去年的这个时候,他和妻子还因为去谁家过年而争执不休,今年他们打算带两家老人去海南旅行过年。

  张靖贤是银川人,他妻子是西安人,两个人都毕业于宁夏大学,现在已经结婚三年了,虽然平时感情很好,但每年都会为去谁家过年而头疼。“前几年就是两头跑,除夕和大年初一在银川过,大年初二赶最早一班飞机到西安,我们两个折腾,老人心里也不是滋味,索性今年两家一起出去过,还能尽尽我们的孝心。”他说道。

  “老人们为儿女辛苦了一辈子,虽然嘴上不说,除夕夜都希望孩子们回来陪自己守岁,我们俩都是独生子女,放下哪边老人都于心不忍。”他告诉记者,自己身边有着这样困惑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有的甚至因为这个问题最后不欢而散,带两家老人一起过年是最好的选择。

  这下可热闹了,加上孩子,一大家子七口人一起去海南,这还是张靖贤结婚后,两家人第一次共同旅游。为了这次盛大的家庭大聚会,张靖贤和妻子开始做起各种准备。“虽然忙点儿,但老人和我们都开心,换个方式过年,也过一个不一样的年。”张靖贤说。

  【责任型】离家守岗为旅客

  春节,当很多人与家人团聚时,有这样一群人,为了让市民能够过上一个喜庆、祥和、幸福的春节,他们仍默默坚守在岗位上,在铁路工作的耿强就是其中一位。

  工作了12年,对于耿强来说,春节大多数都是在列车上度过的,在喧嚣的白天慢慢冷却的时候,窗外面已是万家灯火,这意味着在外的游子离家又近了一步,耿强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旅客在途中吃饱吃好,平平安安到达目的地。

  “列车就是一个小社会,各种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春节,我们更要守好这班岗。”他说道,“车厢平均2至3小时就要清扫一次,果壳、快餐盒、吃剩的方便面什么都有,有时候清扫不方便,我就戴上手套,将垃圾捧进袋里,一个往返要消耗掉50个垃圾袋。

  耿强告诉记者,经历了12年的春运,就没在家过上几回年。按今年的值乘表,春节可以在家过年了,但变化也会有,如客流大需要套跑临客,他就得像往年一样,在路上过年了。(记者 闫茜)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