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晒”出审计整改清单
去年8月31日,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自治区审计厅厅长尹全洲向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报告了2015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时隔半年多,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如何?3月29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自治区政府关于2015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落实情况的报告。 在这份“审计整改清单”中提到,2016年,全区审计系统查出违规资金30多亿元,目前已审计促进整改落实资金12亿元。
区本级预算执行方面:2015年未统筹安排的45.64亿元预算资金已整改落实完成
去年,“审计清单”中披露了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区本级财政管理中存在的“五大问题”。针对“五大问题”,自治区财政制定了“五大措施”进行认真整改:一是要求本级部门切实将年初预算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减少代编预算规模。二是对2015年未统筹安排使用的45.64亿元,全部整改落实完成。三是印发《关于建立转结余资金同部门预算编制挂钩机制的通知》等4个文件,督促部门落实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主体责任。四是制定了《自治区本级政府性资金竞争存储管理暂行办法》。五是积极清理暂付款。截至2016年底,区本级暂付款同口径相比余额17.8亿元,压缩18%。
对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银川市等3个市、县(区)及财政、交通等2家相关单位积极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审计决定,截至目前,已整改到位39.65亿元,其余6.5亿元,承诺2017年3月底前,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压缩支出等措施归还。
政策执行措施落实方面:跟踪审计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2015年,审计机关,对27个市县、33个部门20个方面48项政策开展了跟踪审计。针对存在的政策执行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等问题,各市、县(区)积极整改,解决了政策措施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6年4月中卫热电送出线路全线贯通,11月中卫热电项目全面投产转入商业运营;
2016年底,西吉县公共体育场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并验收通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完成工作量的70%,预计2017年8月竣工;
同心县政府针对县财政局收回存量资金3989万元未重新安排使用、形成二次沉淀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整改,截至2016年底已经调整使用3907万元,用于脱贫攻坚领域。
重点民生领域:保障性安居工程、移民住房相继建成 420个农村老饭桌已投入使用
关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跟踪审计中查出的问题,如何整改落实,备受社会关注。在今年的“审计整改清单”中用了详细篇幅介绍了这些专项资金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针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发现问题,各市县(区)通过缴纳相关费用、补办审批手续等方式,完成24个未批先建项目的整改工作;平罗县、惠农区政府计划通过制定棚改货币化安置措施,结合新城镇建设,研究制定农村集中居住政策等方式,解决1813套保障房空置问题;贺兰县对违规改变棚户区改造项目用途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集体土地99亩,没收非法占用的土地建筑物近8万平方米,罚款34万元;关于自治区农垦局和石嘴山市有2.3亿元上级补助专项资金闲置超过1年的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67亿元。
针对生态移民工程专项审计发现的部分移民住房、产业设施闲置等问题,各市县(区)多措并举,进行了认真整改:目前,简泉农场等移民安置区闲置的1520套住房配套设施已建成,待移民名单确定审核后即可搬迁;同心等6个县(区)通过强化移民入住管理,加大对稳民村产业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移民就近务工等措施,逐步提高移民入住率;平罗等6个县(区)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通过政策引导、强化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有条件移民发展家庭种养殖业,增强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后劲;西夏区、灵武市、同心县、盐池县和原州区政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将移民子女整合到现有小学入学。
针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跟踪审计发现的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当年资金结转较大等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整改,截至2016年底,拨付项目资金9876.24万元,全区420个农村老饭桌已按照要求建设完毕,投入使用。
此外,审计整改报告中表示,对13名区直部门、企业负责人和市县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厅向组织部门报送了结果报告,并对审计结果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
据悉,今后,自治区政府将把审计结果落实情况纳入政府效能考核中,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述职报告中,严格监督检查,并定期跟踪回访和检查,对整改措施不落实、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将实行行政问责。(记者 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