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革命——建设生态城市与美丽中国
改造前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将群力新区1%的面积用作蓄洪系统的项目,充分采用了“海绵”技术。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镇建设的阐释,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对“美丽中国”一种最直观的理解。对于建筑师和规划师而言,如何在城镇建设中实现这样的目标,却可能需要一番审美价值观的重构。
多年来以生态设计理念著称的景观设计大师俞孔坚先生,2月15日受邀在银川市委中心组举办的理论学习专题报告会上作了“大脚革命——建设生态城市与美丽中国”专题报告,从解放小脚到为我们的城市解除束缚,让我们看到如何使设计回归大景观、大生态和大山水。
俞孔坚 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他的城市和景观设计作品遍布全国和海外,很多获国际重要奖项。出版著作15部,并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什么是美,什么是粗野,从脚就可以区分
中国有1000多年的裹脚历史。中国古代对脚的大小有严格的规制,三寸金莲,四寸银莲,五寸铁莲,脚越小越好。大脚是进不了豪门的,也不能进城——也就是脱离农业劳动。“裹脚”成为“进城”的代名词。俞孔坚说,什么是美,什么是粗野,从脚就可以区分出来。
故宫中挂的仕女图——脚是小的,脸是白的,腰是细的,十指纤纤。想对应的粗野的形象,就是脚是大的,脸是黑的,身体是结实的,要干活,要吃饭。这一对比就可以看出,那种审美,完全是颠覆了一个健康人应有的所有特征,以不事生产、不健康作为中国“美”的标准。“我并非是为了批判中国的文化,全世界任何文明都曾有过这样的文化,以不事生产、不健康、畸形为美。”俞孔坚说,玛雅贵族为了显得与众不同,以压扁头颅为美。孩子一出生,就把他的头颅压扁——当然这是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特权。而普通玛雅人则是圆满、结实、黝黑的。这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玛雅贵族因为脑细胞受到损害,以及生育能力低下而逐渐消失了。
千百年来,城市贵族们为了有别于“乡巴佬”,定义了所谓的“美”和“品味”,手段是将自然赋予的健康和寻常,变为病态的异常。城市和景观则是这种贵族文化和价值观的最宏大的展现。
而达尔文的进化论表述认为,自然选择的就是健康的个体。畸形的个体一定是难以长久的,甚至是人为的。刻意强调的差异,从人的形象,到着装,到建筑,最终将要到他们营建的城市和景观。“大脚”与“小脚”景观的差异,体现在丰产的田野与只能观赏的草坪,桃子与桃花(为了赏花而人为破坏结果实的功能),自然的野草与重瓣的花卉,活蹦乱跳的鱼和实际是畸形的金鱼等种种不同上。
俞孔坚认为,所谓高雅化实际上是剥夺健康。欣赏的美人,脸庞似乎毫无血色;欣赏的石头,“瘦漏皱透”,实际是最无用的,在乡下连当垫脚石都没人要,却成为士大夫顶礼膜拜的东西;欣赏的树,需要将健康的枝干弄死,枯枝旁长出一两枝梅花,才算得上“疏影横斜”。所谓高雅化,实际上是剥夺健康,换取畸形的过程。
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纵横”,应该是一种“大脚”景观,有用的,有生产的美丽。但这样的景观一旦被士大夫看到,经过美化、高雅化,成为城市景观,就变成了“小脚”的景观,虚伪的“桃花源”。桃树不结果,鱼塘只养金鱼,地里种上牡丹——“无用”成为美丽的最高标准。
俞孔坚说,1953年,只有10%的中国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而当前,每年有1000多万人带着20世纪以前的美梦涌入城市,他们希望高雅化,也就是追求“不事生产”的士大夫的价值观。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整个国土都在朝着“小脚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建筑和景观,成千上万条河流都被砌上混凝土的堤岸,一夜之间一片稻田就能变成巨大的广场。我们包裹自然之脚以换取城市性。
自然丰产的乡野一夜之间成为无用的绿化,同时,我们也迫不及待地将“乡土”城市化,这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榜样。原本蜿蜒曲折的河流,两边是丰产的稻田和高粱,两个月后就被取直,砌上汉白玉栏杆,用金水桥加以美化。
我们急于将粗野和丰产变为高雅 而无用。植物的品种选择也是如此,田间丰产的油菜花、稻田,几天之后就变成了园林观赏植物。紫叶小檗、金叶黄杨,只长叶不结果。绿色的叶子原本是健康的,红色的叶子缺乏光合作用的能力,我们却偏偏要把“大脚”变成“小脚”。所谓的茅草、野草,是进不了园林学教科书的,从专业上就不认为它们是美的。这种价值观也展现在建筑中。
俞孔坚说,城市建筑追求“美”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什么?失去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我们消耗全世界54%的水泥、34%的钢材来维持这样的建设。我们努力使城市与建筑成为巨无霸,无尽地挥霍钢材,却为了无用的展示。“小脚”+“畸形”,使得城市不能自我维持,走向死亡。最终的结果,是加剧了我们面临的威胁:洪水,干旱,污染……我们何以生存?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和绿色基础设施
“反规划,不是反对规划,不做规划,而是要反过来做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大脚化’。”俞孔坚说,常规的灰色基础设施(小脚化),是与洪水为敌,无度的人工水利工程,试图控制水过程。结果呢?出现涝灾,有人认为是市政设施有问题,管道不够粗,水泵不够大。实际上,问题不在这里。中国的主导气候是季风性气候,强降雨可以在一天之内达到全年降水量的30%,再粗的管道也不能解决水涝问题。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把落到地面的雨水利用起来?供水和排水,在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部门,排水的只管排水,供水的只管供水。我们的基础设施早已“小脚化”。
俞孔坚认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灰色基础设施同时恶化了营养链。我们错误地认为水里有绿藻是坏事,绿藻就是为了吸收营养才泛滥的,把绿藻都收走了,水里的污染可能解决吗?我们修建了污水处理厂,用精密的膜技术来过滤污水,但2/3的水都是污染的,要怎么过滤?为了让污水处理厂运转,又要消耗多少电?发这些电又会污染多少空气?
俞孔坚提出,要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即提出生态基线(红线)划定方法,提出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方法。通过将关键生态过程的安全格局整合为永久非建设用地,建立多尺度的城乡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与区域的生态保护底线,为城乡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永久的空间保障。
生态安全格局和绿色基础设施,将提供免费的生态服务:供给服务(干净的空气和水)、调节服务(调节旱涝)、生命承载服务(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保护)、文化服务(休闲和审美)。通过整合,这些可以形成生态基础设施,而非灰色基础设施。
“反规划”引导城市建设新模式
常规的城市规划是先预测人口,然后预测土地,根据土地设定基础设施的框架,随后修路建房。俞孔坚说,如果将洪水自然过程、生物过程、乡土文化体验过程、生态休闲过程等方面作为基础,然后去看城市能装多少人,这就是“反规划”——这原本是生态规划的基本方法,但相对于我们中国传统的规划流程是“反”过来了。
我们在高速干道上建绿化隔离带,不利于动物穿行,不方便人们休闲,也不能解决洪涝灾害。应将同样面积的土地放到生态格局中,而不应在想象中把城市规划成一环套着一环的模式。霍华德在田园城市理论中提出了“绿化隔离带”,但那时人们只想通过绿化使土地增值,增加寻租空间,还没有生态的意识。今天看来“绿化隔离带”是非常陈旧而幼稚的观念。
以前建造城市,首先“三通一平”,再请建筑师设计房屋,市政工程师设计道路,而忘记了土地自身有着悠远的历史,本身就是能够自我调节的海绵系统。以武汉五里界生态城为例,基地内有上千个坑塘,如果上来就“三通一平”,让所有的雨水都通过管道排走怎么可能?
我们把坑塘系统和治洪系统连到一起,构成以水生态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建设模式。有了“海绵”的骨架,我们再加入步行道、自行车道等人的活动,再考虑其中哪些土地最有价值,其实水边的建筑比马路边的建筑更受人欢迎,有了土地使用方式再规划路网——整个规划过程是倒过来的。
在完成的规划中,所有的雨水排放都在地表解决,与公园、生态廊道、步行道结合到一起。省下雨水管道,又建立起地表的雨水生态系统,人们可以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徜徉在绿色廊道中。
俞孔坚说,“反规划”理论已经在国土、城市和新农村规划及生态环境建设多个领域产生影响。国土资源部明确提出以“反规划”指导全国新一轮的“全国国土规划编制”,生态安全格局思想被住建部《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所吸收。
新美学,大脚美学
“我们在城乡现实环境中实验了一系列可观察、可测量、可复制的综合生态工程模式,建立了生态基础设施工程的7个关键技术模块,并集成应用于大量示范工程中,在国内外200多个城市中推广应用。”俞孔坚介绍。
——关键技术1:与洪水为友,即将Geodesign技术与生态防洪结合,根据地理空间分析和数字模拟,预测洪水淹没的范围,加以弹性的设计。
以浙江台州永宁江为例,在水利部门建成水泥的防洪堤后,市政府和市民都发现了问题,一是不美观,二是水牛无法下堤喝水,只得停止水利工程,将刚刚造好的部分砸掉。我们推荐他们采用生态的方法,看水能淹到哪儿,把会被淹的地方留作湿地、公园、稻田,把河道恢复成让植物可以生长,青蛙可以产卵,鸟儿可以栖息,让水牛可以下水的地方。经过十多年检验,这个项目已经成为生态水利的示范工程。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大量地种植野草,无需施肥、灌溉和修剪,洪水来了可以淹掉,保证人的安全就可以了。
——关键技术2: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建立高效、复合功能的湿地净化系统,将富营养的严重污染水体或中水水质提升为地表水标准III类。
以上海后滩公园的湿地为例,每天可将2400立方米的劣V类污水,通过长达1.7公里长的净化程序中曝氧、曝气、过滤等工序,净化为III类水质,其水量相当于5000人一天的用水量,相当于年投入5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而采用的方法并非高深的技术,是将传统中国农民的施肥、灌溉的做法改造为当代景观的做法,将过滤的过程展示出来。
——关键技术3:城市绿色海绵技术,即将景观作为生态雨洪滞蓄和净化设施,用10%的城市用地,来消纳城市雨涝,实现城市对水的弹性管理,并形成地下水补充、湿地恢复与保护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
以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为例,公园是将群力新区1%的面积用作蓄洪系统的项目,充分采用了“海绵”技术。通过这样的方法,系统地处理雨涝问题,人的活动通过廊桥组织在场地上方,下面则是蜂窝状的海绵系统,滞留雨水。方圆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水全部排到这里,通过逐渐过滤成为干净的水,最终补充地下水。而且,整个设计的工程量非常小,维护成本也很低,不用灌溉、施肥,自我更新和繁衍。
——关键技术4: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通过模拟生态系统自我再生过程,可以实现高度人工化环境中的土地生态修复,使生态修复和重建的过程成为多种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过程。
以天津桥园为例,该公园是一片600多亩的盐碱地,不仅环境脏乱差,而且一直是附近污水的排放场所。对此设计了一套系统,用酸性的雨水来中和土壤的碱性,开启了生态的演化过程。这一方式成本很低。
——关键技术5:生产性景观,在沈阳建筑大学校园,通过收集雨水灌溉稻田,并在稻田中设置读书台,形成了校园中独特的“耕读”景观,可以读书、散步,甚至放羊。这并非把农村搬到校园中,回归农业,而是在此之上的“后农业时代”、“后城市时代”的景观理解。项目的造价非常低,但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设计案例。
——关键技术6:最小干预与低维护设计。河道只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8%,雨水下到了99%的国土面积上,解决雨涝问题不能只盯着河道,把它修直修光就好了,要考虑如何把水保留在土地中。这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理念。
秦皇岛汤河公园的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漫滩成为城市的公园,其完全没有去修河道,保留河漫滩原状,只在绿荫里增加了一条红飘带,飘带的位置根据地形设置,一棵树都没砍,野草也得到了保留,并为人们提供休息、散步、灯光照明等功能。公园除了这条500米的飘带没有做别的设施,整个公园造价只有320万。建成以后,场地的吸引力大增,原本是城乡结合部的荒郊野岭,变成最受欢迎的城市公园。这个案例探讨了能否通过“最小干预”的方式,解决城市人对公园、环境的需求。
——关键技术7:工业棕地利用与再生。中山岐江公园是中国最早的关于工业用地利用的实践之一。公园为原中山粤中造船厂,在设计建设中,方案以保留、再生、再用为出发点,把厂房、大树、水塘、水塔都保留了下来,并将铁轨进行重新组织利用,甚至连厂房的机器都成为景观中的小品。
技术模块的集成与推广
“上述7个技术可以整合在一起,解决城市中更为复杂的问题。”俞孔坚介绍。
——技术模块集成1:唐山迁安三里河。这条城市河流,有11公里需要整治,其中包含了污染、洪涝、城市居民公共空间需求等种种问题,因此综合运用了上述技术模块,通过雨水收集、过滤、净化、河道改造,获得与原状天壤之别的效果,艺术的介入又使得生态的环境增加了吸引人的趣味,吸取当地剪纸艺术特点的装置增加了空间的体验。
——技术模块集成2:六盘水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六盘水原本有雨涝、河流硬化、湿地消失、脏乱差等种种问题。从规划开始,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收集净化雨水,建立步行系统,调整土地,为这个60万人口的城市恢复河流的生态廊道,分出支流汇入雨水,并以湿地截流雨水,就地净化,并让收集雨水的水面进入社区——通过传统的让水流慢下来,建立真正的城市生态海绵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得到全面改善,被净化的水体,成为市民休憩的酷爱。人也可以慢下来,欣赏自然的美景。
——技术模块集成3:昆明滇池。我们还可以扩大到更广阔的范围。我们为滇池的35条河进行了系统规划,如果这些河流都完成了净化系统,那么滇池就没有污染的问题了。目前完成的是盘龙江的治理。同样是拆掉水泥堤岸,用扦插柳条软化岸线,现在已经成为茂密的树林,河流成为生机勃勃的生态廊道。
——技术模块集成4:低碳住宅。这些技术,小到可以运用在家庭之中。俞孔坚介绍,他在自己家里进行的技术试验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从屋顶收集雨水用于灌溉阳台种的菜,雨水进入室内灌溉生态墙,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夏天不需要开空调,冬天不用开加湿器。小工程可以解决大问题。如果北京所有的屋顶都能收集雨水,可以让雨涝问题在小区内得到解决。如果每家都少开或不开空调,我们可以节省全国1/3的电能。
我们需要一场革命,大脚的革命。“反规划”解放了自然的大脚——我们人已经解放了大脚,但我们的土地,我们的价值观仍未解放大脚。我们需要改变审美观,需要大脚的美学,回到乡土,不是倒退,而是螺旋上升,从乡土吸收营养,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记者 姬恒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