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6月7日,银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荣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秉忠、杨杰、王勇、关琪、王克善、陈军和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在副市长徐庆的陪同下,对我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行了视察。
银川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经过十多年的运行,已形成了一套高效、快捷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98%的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置,形成了以焚烧为主、填埋应急的银川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银川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各项工作中,银川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均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为建设“碧水蓝天、明媚银川”美好环境作出了贡献。根据《银川市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及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银川对全市28个乡镇、274个行政村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整治,今年计划完成积存垃圾及卫生死角的集中收集整治工作,到2018年城乡一体化建设达标率90%以上,90%的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孙荣山一行先后来到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等地,仔细了解了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情况。孙荣山充分肯定了我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他指出,垃圾收运处理事关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部门要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因地制宜,继续积极探索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市场化的新模式,形成良性循环,避免二次污染;要从实际出发,科学选择技术路线,建立可持续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长效机制,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视察组建议,要不断完善生活垃圾转运处置系统,建成焚烧前的分类和预处理系统,提高垃圾燃烧值,减少排放。同时,要健全长效管理督查机制,积极做好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指导工作,制定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制度,加强日常考核管理力度。探索创新保洁管理模式,各乡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保洁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农村保洁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