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农民率千余乡亲在京开60多家餐厅
30年前,12岁的冶春广许下愿望:开一间面馆,让乡亲们吃上好吃的面。30年后,冶春广不仅圆了儿时的梦想,还带领1000多名西海固乡亲在北京开设了60多家西北风味餐厅,年营业额1.2亿元左右。
4月12日下午7时,北京海淀区交大东路附近的阿里食府内熙熙攘攘,不少顾客坐在门前的长椅上排队等座。这间由冶春广开设的清真餐厅主打宁夏风味,粉汤羊肉、酱香羊脖子、小炒黄牛肉、回乡烤串……菜单上宁夏味十足的特色菜,成为阿里食府最大的招牌。
冶春广出生于泾源县泾河源镇龙潭村。12岁那年,在银川一处建筑工地上帮人干活时,他第一次尝到了兰州拉面。红油辣子绿葱花的拉面香气扑鼻,吃完面的冶春广暗暗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开一家自己的面馆,让全村的乡亲们都能吃上好吃的面。1991年,17岁的冶春广离开家乡到西安一家面馆帮厨,手艺学成后先后在昆明、杭州等地创业,却均以倒闭告终。2004年,冶春广终于成功在北京淘到人生第一桶金。从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小面馆子起步,逐渐发展成年营业额过千万元的连锁餐厅。如今,阿里食府已相继在北京五道口、南三环等地开设了四家分店。要做出地道的宁夏风味必须用宁夏的原材料。冶春广告诉记者,阿里食府的食材全部来自家乡西海固:同心的大葱、盐池的羊肉、西吉的粉条、隆德的陈醋、泾源的牛肉……每周,都有大批食材从宁夏打着“飞的”来到北京人的餐桌上。
冶春广成了乡亲们眼中的能人。那几年,阿里食府成了西海固农民的“接待办”,每有乡亲来京,冶春广不仅管吃管住还免费传授技艺,在他的引导和带动下,乡亲们结伴到北京打工、考察市场,寻找商机。十几年来,先后有1000多位农民从西海固来到北京从事餐饮业,开办了60多家餐厅,成为宣传宁夏的另一道风景。冶春广说:“我现在的梦想是把宁夏风味统一起来,让清真品牌在菜系众多的中国美食中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