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六种模式”念好生态移民致富经
一是劳务主导促就业。 把劳务产业作为移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各级干部齐上阵,千方百计找路子。与辖区润恒冷链物流城、宝塔五厂、南梁农场等单位定向对接,签订移民岗位推荐协议,组织移民专场招聘会,共推荐保安保洁等岗位560个,顺利实现就业的移民达23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
二是合作经营促效益。 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引导移民将土地流转给水稻种植合作社统一经营,合作社返聘移民进行田间操作管理,实行全程机械化耕作,发展高效水稻种植业。移民不仅取得土地流转的固定收益(每亩600元),还获得合作社的务工收入。目前,在水稻种植合作社务工的移民达21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
三是自主创业促发展。 依托同阳新村商业街创业基地,培育自主创业示范户,通过免费小老板培训、减免商业楼租金、争取低息创业贷款的政策组合拳倾斜支持,积极扶持有创业愿望的移民搞加工、开饭馆、办超市,同时采取“扶上马、送一程”跟踪服务模式,积极协调解决移民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目前,在商业街创业基地实现自主创业的移民达26户。
四是家庭经营促和谐。 对接西夏区妇联妇女手工艺创业项目,定向举办以移民妇女为主的编制、刺绣培训班,实行“免费学、包教会、在家编、上门收”一条龙的家庭经营模式,组织移民妇女在家编制烟灰缸、笔筒、抽纸盒和刺绣景观挂图等工艺品,由就业部门统一回收,统一销售。
五是季节用工促转移。 主动与宁夏枸杞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对年龄大、文化低、无技能的就业困难“4050”移民全部安排在辖区枸杞基地务工,从6月中旬到10月中旬,枸杞采摘同等条件下全部使用生态移民。
六是公益岗位保兜底。 由政府购买适合移民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定向帮扶生态移民零就业家庭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目前已为移民提供了包括保洁在内的13个公益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