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团圆夜 我愿披星戴月
9月13日7时50分,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派出所教导员邬占和民警赵银桥、值班辅警到岗,开始了接班前的准备工作。
每天8时30分,是派出所雷打不动的交接班时间,接班民警和辅警主动提前到岗,是凤凰北街派出所的惯例。
“中秋节期间,大家要全力保障守护群众平安。”已经连续24小时值班的派出所所长杜强一边嘱咐着民警唐旭将值班报告再盯对一遍,一边与邬占交流着9月12日8时至9月13日8时接警情况。
9月13日0时至5时许,凤凰北街派出所接处警10起,醉酒的、丢电动车的、打架的……杜强和几位值班民警、辅警一夜无眠,处理完最后一起警情时,天快亮了。“这对派出所民警来说是常态工作。”杜强说。
8时30分,接班的民警迅速进入接处警状态,负责社区巡逻检查的民警也出发了。
8时50分,报警电话铃声响起,清湖苑一名群众打电话求助,27岁的赵银桥放下接警电话就带着辅警出发了。因警情比较简单,赵银桥现场进行妥善处理。在返回派出所途中,赵银桥在一家包子店买了十几个包子。“早点还没有吃,多买点回去,和大家一起吃。”他说。
“我一会抽时间还要给我爸妈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毕业来宁夏从警3年,我没有与父母过过中秋节。”赵银桥告诉记者,在凤凰北街派出所,许多民警的父母都在外地,与家人过中秋节对于他们来说是奢望。
回到派出所,赵银桥包子没吃几口,一位报警的群众就来了。“我的电动自行车丢了。”“你慢慢说,把丢失的时间和地点,还有车辆型号、价钱都说清楚。”报警的李女士喘了口气,详细向赵银桥和邬占描述丢车的经过。听清缘由,邬占说:“你先配合做笔录,我们再去现场调查。”
警情一起接一起来了,群众咨询、报警电话此起彼伏。
“对于人民警察,‘万家团圆’比‘小家团聚’更重要。你的团圆夜,我愿披星戴月。”作为新生代的警察,赵银桥在前辈们传帮带来的引领下,愈发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中秋月圆,派出所里每项工作都不能耽误,每位民警和辅警随时做着动中备勤的准备,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就是:“你的团圆夜,我们愿披星戴月。”
一线加油员保障市民出行
“欢迎光临!您加92号油,还是95号油?”9月13日,中国石油宁夏吴忠销售分公司开元加油站员工刘春燕一边引导车辆靠近加油机,一边微笑着问驾驶员。
“我们工作比较特殊,24小时轮流值班不能离岗,越是节假日就越忙。”每逢节日期间,驾车走亲串友的人比较多,进站加油的车辆比平时更多,刘春燕和同事的工作更忙。上班8年,有3个中秋节她都在加油站度过,今年亦是。“选择了这份职业,付出的肯定比别人多,习惯就好了。”刘春燕笑着说。
由于老家在西吉县,今年中秋节又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趁着加油车流量小的时间,刘春燕走到加油站外,拿起手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妈,最近身体怎么样,过节了您吃的啥?”刘春燕在电话中问母亲。“炒的鸡肉,做的米饭,一切都挺好的,别担心了!”母亲给刘春燕“宽心”。
“我又值班,过节不能回去看您了。”刘春燕边给母亲解释,边用手抹起了眼泪。
哥哥远在成都工作,弟弟在老家上班,为帮哥俩带孩子,刘春燕的父母亲分别住在两地,一家人难得一聚。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嫁到吴忠后,刘春燕平时即要照顾孩子,又要上班,每年能和父母团聚的时间很少。“一年也就春节才能聚在一起,想父母了,就发个视频、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站在墙角,擦干眼泪后,刘春燕又开始忙碌。
“我们一线员工非常辛苦,节假日往往工作更忙。虽说今天是中秋团圆日,但确保油品正常供应是我们的责任。”中国石油宁夏吴忠销售分公司业务运作部经理崔少春说。
电力工人守护万家光明
“中秋节期间,我们所有值班人员都会严格按照保电方案履职尽责,人人做到对保电预案心中有数,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处变不惊冷静处理。”银川供电公司新城变电站值班技术员吴俊勇对确保节日安全可靠供电充满信心。
连日来,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主任王斌每天都要到辖区开展巡查,随时了解电网和设备运行情况。王斌说,越是节假日供电工人越忙。
银川新城220千伏变电站是银川市最主要的变电站之一。为了做好中秋节期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保电任务,变电站的许多员工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岗位。9月13日晚8时,变电站站长张斌和值班工作人员吴俊勇、李臻准时出发,去现场检查一、二次设备情况,一圈巡视下来已近0时。虽然与家人聚少离多,但万家灯火通明、阖家欢聚,就是对电力工人们最好的回馈。
“义工月饼”传递爱与关怀
“阿姨,今年我又来了!”9月12日,永宁县利民社区居民贾凤英开门迎进了提着月饼的乔世浩。
贾凤英和乔世浩非亲非故。近70岁的贾凤英是位空巢老人,乔世浩是宁夏义工联合会银川站的义工。2014年以来,宁夏义工联合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义工月饼 朴素中秋 回归传统”大型公益活动。每逢中秋,义工都会将甜软可口的义工月饼送到孤寡老人、残疾人、环卫工人等困难家庭中。
“谢谢你们还想着我。”说话间,贾凤英有些激动,眼泪在眼圈打转。自老伴去世后,宁夏义工联合会和社区工作人员是敲她家门次数最多的人。
“义工月饼”已坚持5年。今年刚进入9月,宁夏义工们便行走在路上,传递送达着一份份温暖,一份份香甜。
9月9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团结社区78岁的李纪兰和86岁的刘娥女早早来到社区,等候宁夏义工联合会石嘴山站的义工们。
“腿脚还能走得动,我们自己就来了。”李纪兰说,虽然通知她在家等候义工上门送月饼,可她觉得社区老人多,需要入户的也多,每家都入户,义工们的工作量太大。
“好娃娃,你们又来了!”即将90岁的独居老人董桂莲见到义工分外亲热,双手紧紧握着义工的手。“我为啥这么长寿?”董桂莲抛出这个问题,又自己回答,“因为有很多‘雷锋’在我身边……”
中秋节前,宁夏义工联合会固原工作站的义工也把义工月饼送到什字乡余堡村留守儿童王兰英、王英雄姐弟俩手中。姐弟俩小心翼翼地打开月饼包装袋,轻轻地尝了一口月饼,开心地说:“叔叔,月饼好甜。”
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镇新墩村的三级肢体残疾人王瑞明也吃到了“义工月饼”。他说:“义工月饼虽小,但这份情谊很重。”
5年来,宁夏义工联合会筹集善款229284.41元,为全区10812户农村“三留守”人员、残疾人、环卫工人等困难家庭送去义工月饼,受益人数32648人。(记者 李 锦 马照刚 鲁延宏 乔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