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石嘴山市小麦产量形势喜人
目前,石嘴山市春小麦已处在灌浆后期,田间长势较好,预计春小麦7月13日开始收获。若未来一周没有大的气候变故(特指出现高温、大风、冰雹等),单产有望再创新高,总产超过去年。
一、小麦生产情况
2015年石嘴山市小麦种植面积14.1万亩,比去年增加1万亩。今年小麦生产条件好,气候适宜,技术到位率高,应用小麦良种率达95%以上,比去年增产5个百分点。由于气候条件好,技术推广到位,今年石嘴山市小麦生产形势好于去年。
二、小麦产量因素调查
据市县(区)农技部门调查,小麦平均亩收获穗数42.0万,与去年持平;每穗粒数26.5粒,比去年增加1.1粒;预计千粒重38.6克,与去年持平。理论产量为429.6kg,预计实际亩产为343.7kg,比去年增加13.4kg,增4.1%。
三、小麦产量预测
2015年石嘴山市播种小麦14.1万亩,比去年增加1万亩,增加7.6%,预计小麦单产343.7kg,总产4.85万吨,比去年增加0.52万吨,增12.0%。
四、小麦增产的因素:
(一)政策落实较好。今年由于自治区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保险等惠农补贴、政策、资金及时兑现,小麦价格稳定,极大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小麦的生产。
(二)今年气候有利于小麦生产。1.小麦苗情较好。开春后土壤化冻墒情适宜,加之春播期间天气条件良好,春播进展顺利。播种后气温偏高、日照充足,有利于春小麦萌发,出苗较好,出苗与去年接近。石嘴山市单种小麦亩平均基本苗45.4万,比去年增加0.5万;今年小麦一、二类苗占播种面积的98.0%,与去年持平。2.小麦穗分化时期较去年略迟,接近于往年。石嘴山市春小麦幼穗分化4月19日开始,较去年推迟3天,但各个发育时段接近于去年。幼穗分化总持续时间45天,历时时间较去年减少3天。主要是因为4月上旬平均气温为6.4℃,比历年同期偏低3.0℃,由于4月上旬气温低,日照少,小麦苗期生长量差于往年,小麦幼穗分化始期略迟于去年,但与往年接近。3.小麦个体发育及长势较好,为穗大粒多奠定基础。据平罗县定点观测,春小麦三叶期、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株高分别为18.8厘米、20.2厘米、27.2厘米、76.8厘米(去年17.1厘米、18.7厘米、31.7厘米和76.2厘米),较去年同期偏高;百苗干重分别为4.43克、7.76克、26克和118克(去年百苗干重分别为4.25克、6.75克、18.1克和88.7克),较去年同期较高;叶面积系数0.52、0.71、2.68、5.3(去年0.42、0.65、2.12和4.2),比去年同期较高。
(三)农技推广服务到位。1.大力提倡小麦轮作倒茬。由于种植结构调整,今年小麦轮作倒茬面积达到95%以上,小麦轮作倒茬的应用,极大避免小麦土壤病害的发生。2.大力推广小麦高产技术。通过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行之有效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为石嘴山市小麦增产奠定了基础。3.小麦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及时到位。今年各级农牧部门加强对小麦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指导到位。小麦蚜虫、白粉病等病害得到及时防治,同时小麦“一喷三防”大面积落实,小麦早衰现象减少。4.技术培训教育力度加大。围绕“冬春科技大培训”活动,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大力开展小麦种植技术培训,发放小麦施肥建议卡、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手册、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资料。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四进三送”活动(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药经营门店,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提高了农民种植小麦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四)项目实施和科技园区建设带动小麦生产水平提高。今年石嘴山市围绕小麦生产,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小麦“一喷三防”、小麦统防统治等项目。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推广12.5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8.7%;小麦统防统治5.5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9%。建设院地合作小麦试验示范基地1个,小麦良种繁育0.42万亩。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带动小麦生产的整体水平提高。